“在我們企業資金周轉緊張的關頭,多虧工行及時為我們發放了貸款,對接得很及時,完成這批訂單才有了底!”走進蒼南縣某紡織企業的生產車間里,一排排鱗次櫛比的紡織機器正加足馬力地投入生產。
民營企業是浙江經濟發展的金名片,作為浙江最大特色、最大優勢、最大資源的民營經濟,一季度表現亮眼。據統計,一季度浙江民營工業增加值增長了11%,民營工業增長貢獻達到75.8%,民營工業企業實現了一季度利潤開門紅,增長2.2%;民間投資增長9.2%。
民營經濟穩中有升的背后,離不開金融政策的持續落地與賦能。一直以來,浙江銀保監局高度重視民營企業發展工作,堅持創新引領,實施差異化監管政策,督促指導轄內銀行保險機構在機制建設、產品創新、流程優化等方面出實招、用實勁、求實效,持續提升民營企業金融服務質效,助力浙江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3月浙江銀保監局出臺了《關于強信心穩預期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實施意見》,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是其中的重點內容之一。
提高民企融資便利化
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的發祥地之一,民營經濟在溫州有“99999”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來,在浙江銀保監局的部署下,溫州銀保監分局持續推進民營經濟金融服務示范區創建,積極打造“13520”金融服務體系,有力推進“融資暢通工程”,努力提升民營經濟金融服務質效。
溫州銀保監分局按照“覆蓋重點、突出民營、可比可學”原則構建民營經濟金融服務指數指標體系,共分“總量覆蓋”“結構優化”“質效提升”“降本減負”“創新支持”五個維度,涵蓋13項重點工作、30個具體指標,以全市、各機構、各縣(市、區)為對象編制民營經濟金融服務指數,對民營經濟金融服務總體情況開展“指數化”的綜合評價。同時,配套開發可視化指數分析大屏,制定《民營經濟金融服務指數應用辦法》,跟進實施監管約談、現場督導、下發監管意見等舉措,推動機構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能力。
位于溫州的浙江某鞋業有限公司是家民營企業,現有土地為政府出租,沒有產權證,無法辦理銀行傳統業務上的土地抵押融資。得知情況后,溫州民商銀行在靈活的政策下實行創新抵押方式,即租賃權抵押,通過“限時辦理”機制,為該企業發放1000萬元貸款,同時給予配備支小再貸款資金和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題。
溫州民商銀行是全國首家民營銀行,股東全部是民營企業。開業八年以來,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溫州民商銀行始終堅持“金融引領和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理念,以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為重點,充分發揮該行體制機制優勢,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質效,支持民營企業強信心穩預期。

溫州民商銀行人員走訪鞋企提供金融服務。董國橫 攝
該行積極開展“金融助企行動”,緊盯新增民營經濟貸款、小微企業貸款、制造業貸款、首貸戶、經營性信用貸款以及辦理無還本續貸業務等指標,強化對民營企業的科技、綠色、小微、普惠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撐,充分發揮機制靈活和精準服務的信貸獲得便利優勢,不斷創新產品與服務。截至目前,該行的民營經濟貸款余額達204.26億元,服務客戶8312戶。
同樣,作為本土法人銀行,溫州銀行為提高各類民營制造業企業融資可得性增強持續發展信心,加快構建“連續貸+靈活貸”的服務機制,通過延長還款期限,以“年審制”結合“無還本續貸”的方式,提高融資周期的匹配度,減少企業到期還款壓力,提高企業融資便利化。截至3月末,該行民營企業貸款余額1227.5億元,戶數超9萬多戶,一季度新增投放44億元,新增客戶近萬戶。
助力“一號改革工程”
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是浙江省委提出的“一號改革工程”。在保護好市場主體、保障好市場活力的前提下,浙江通過營商環境優化、精準服務觸達,激發民營企業發展活力,增強民營企業家發展信心,為民營經濟穩定發展鍛造安心之“錨”。
在4月28日舉辦的溫州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新聞發布會上,溫州市謀劃推出了首批10項突破性舉措,其中就包括深化“科創指數”融資模式。
“科創指數”融資模式是溫州在全國的首創,2021年7月,溫州銀保監分局聯合溫州市科技局、財政局推出的創新模式,為科創型企業引入科技金融活水,努力走出一條科技型企業低成本融資的“溫州路子”。
在溫州,每家科技企業都配備了一名金融網格員,負責科技企業的金融政策傳達、金融服務協調等工作,做好科技企業的“金融服務管家”。溫州銀保監分局相關人士介紹,針對科創型中小企業融資“難、貴、慢”問題,將進一步推廣“科創指數”融資模式,完善“科創指數”指標體系,拓寬“科創指數”應用場景,優化科技企業金融服務機制,有效打通科技企業“科技資產—信用資產—信貸資金”的轉化通道。

溫州銀行瑞安支行客戶經理走訪民企。朱琳 攝
3月29日,溫州銀行甌海支行與甌海區科技局簽署了“科創指數貸”合作協議,為甌海區科技企業提供10億元的融資授信,其中,通過甌海區科技局備案的民營科技企業可享受40%的貼息補助,進一步解決民營科技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截至2023年3月末,溫州銀行已為762家民營科技企業提供100多億元信貸支持。
“金融的充分支持,就能讓民營企業堅持科技創新有更大的底氣?!惫ば袦刂莘中邢嚓P負責人表示。在工行浙江省分行與浙江省科技廳合作中率先推出“浙科貸”專屬融資服務項目上線之初,工行溫州分行就積極發揮數字金融服務優勢,就浙江某生能科技企業通過“浙里辦”——“浙科貸”服務平臺發起的融資申請,發放2000萬元信用貸款,為企業創新發展注入了資金動能。
為支持科創型企業發展,工行溫州分行在授信條件、貸款規模、融資成本上予以傾斜,截至3月末,該行服務的國高省科企業已達1590戶,融資余額達177.22億元,較年初增長16.87億元。
持續優化小微金融服務
立足于浙江的經濟發展、產業發展,無論是大型銀行、中小銀行,在浙江都著力服務好制造業、小微民營等重點領域。
溫州銀保監分局不僅聯合溫州市監局、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組織開展金融支持小微主體培育和信用融資破難行動,扎實推進“白名單”小微主體減負紓困、新設小微主體首貸培植、信用貸款擴面提效等創新舉措,還創新推廣了“三標準一機制”小微金融服務模式。溫州銀保監分局指導農商銀行加快推進創新試點,設立小微金融技術專班、技術研發基地,選拔50名小微金融專業人才集中開展小微金融“三標準一機制(盡職調查標準、授信準入標準、綜合服務標準和綜合配套機制)”技術研發,在永嘉、平陽開展實戰檢驗,實現小微業務“不敢做不會做”向“敢做精做”的轉變。
“這一筆‘節水貸’的發放,不僅滿足了客戶的資金需求,同時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有效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苯衲?月,工行瑞安支行為符合“節水型”貸款發放條件的某制造企業發放了一筆1000萬元的“節水貸”,優質的金融創新服務得到企業的贊許和肯定。
如何能夠幫助小微企業快捷融資,同時又能節省融資成本?工行溫州分行持續提高普惠金融營銷深度和廣度,通過政策、技術、產品等三個維度全方位服務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積極圍繞小微企業全生命周期打造線上融資產品體系,大力探索運用數字技術、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提升對小微企業金融供給的有效性,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業的“最后一公里”。工行針對小微企業融資特點推出的“網絡循環貸款”產品,從資料收集到企業簽約辦理,工行溫州蒼南支行僅用5個工作日就完成了300萬元貸款發放。

工行溫州分行客戶經理走訪民營制造企業
溫州民商銀行則充分依托“三帶”批量營銷模式的業務經驗優勢,打造專屬綠色融資通道,構建多層次“金融+數字+場景”供應鏈服務體系,通過“資金鏈”激活“產業鏈”。同時,發揮自身數字化產品高效率優勢,精準定位產業鏈上下游多類型、多層級企業需求,便捷獲得融資、盤活資金流轉,以金融力量保市場、穩主體、促就業,有效緩解小微供應商資金壓力。目前已實現“三帶”產業鏈業務規模達47.9億元。
圍繞企業“資金難”問題,溫州銀保監分局持續強化惠企政策引領、配套機制建設、存量貸款減息、新增貸款讓利、服務收費減免等系列舉措,助力企業強信心促生產。溫州民商銀行就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優惠利率專項貸款,累計降低企業成本達2810.98萬元,切實減輕企業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