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強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和消費理念教育,提升金融消費者金融素養,營造良好金融消費環境,在溫州銀保監分局的指導下,科技金融時報、溫州日報聯合溫州市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推出315“點亮甌越· 做金融明白人”知識普及接力宣傳活動。

2023年溫州金融消保宣傳月
活動以接力宣教的方式,點亮溫州金融消保地圖。從3月1日到,每天都有金融機構開著“金融消保宣教列車”,走進企業、電臺、校園、社區、廣場、工廠、農田等人群聚集地,來到老百姓的身邊,以深入走訪、小型講座、趣味游戲、網點活動、舞臺劇表演等市民喜聞可見、多樣化的形式,進行防詐、防騙、防誤導、倡導理性投資和金融消費等金融宣教活動。
溫州銀保監分局人士介紹,根據浙江銀保監局工作部署,溫州金融業將通過整合全行業資源,開展常態化、場景化、通俗化、網格化的“做金融明白人”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大力開展預防宣傳、公益宣傳,進一步提升金融消費者理性投資意識和防詐防騙“免疫力”,切實增強消費者在金融活動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金融消費知識宣傳教育特色品牌。
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提升廣大消費者權益保護意識,是溫州民商銀行持續踐行的目標和使命。3月3日,溫州民商銀行根據“3.15”金融知識普及活動計劃安排走進濱海工業園區,為新市民們筑牢消費者信息安全墻。
在活動現場,該行為新市民們講解了貼近生活的“快遞”詐騙案例。詐騙分子在獲取個人快遞上面的姓名、電話、工作單位或住址等信息后,冒充“電商客服”和客戶進行聯系,因信息核對的一致性容易使客戶放松警惕,落入詐騙分子設置的圈套,進而向詐騙賬戶進行轉賬支付,遭受資金損失。除電信網絡詐騙外,該行此次還宣傳了防范非法集資、理財投資等方面的金融知識,此次面對面切入式的宣傳,受到了園區新市民的高度肯定。
在“點亮甌越·做金融明白人”接力宣教啟動的同時,溫州金融機構一把手也陸續亮相。3月1日起,每天都會有“一把手”通過講述淺顯易懂的金融消保故事和消保提示,提高市民的金融消保意識。近來,非法組織或個人推出“代辦銀行卡”、“修復征信”、“解決債務”等所謂代辦服務,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證、金融賬戶等重要信息,對金融消費者財產安全構成極大威脅。溫州民商銀行行長應海卿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防范個人信息泄露:一是拒絕非法代辦行為;二是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三是提高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意識。
